
第八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11月10日,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中心)联合联合国人居署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八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层论坛。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下,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中心)、联合国人居署(人居署)将于11月10日在北京成功举办第八届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层论坛。
论坛以“建设现代人类城市,推动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与会嘉宾分享城市发展创新实践,交流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路径、新模式。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委代表,联合国人居署、能源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代表,尼日利亚、南非、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蒙古等17个国家城市代表和专家,多莫梅尼奇市代表、坦桑尼亚、蒙古国代表等150余人参加活动蒙古各城市、相关领域的城市代表、企业和媒体代表。
城市中心主任高国立在开幕致辞中指出,现代人类城市是从目标和路径上非常符合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城市合作是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我们倡导国内外城市以创新为引擎,建设活力城市;以绿色美丽为背景,建设智慧城市;以现代化管理为基础,建设高效城市;以人为中心,打造幸福城市;以国际合作为桥梁,拓展开放葫芦,共同推动城市现代化发展。联合国人居署东亚区域顾问、老挝代表处主任阿维·萨卡在致辞中表示,面对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国走出了一条以人民需求为中心、聚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新道路,为世界各地的城市提供有效的实践范例。中国的经验值得肯定和借鉴。
科技部原副部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燕华在主旨演讲中提出,国际化是人民城市现代化的重要路径。现代人民城市生产国际化发展,要围绕产业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国际化发展布局、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建设、经营管理和韧性发展等,打造宜居和产业环境,不断改善营商环境,吸引创新人才,给予科技创造者最大的创新自由,打造科技生态圈。杨开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社科院应用经济学院院长建议,“十五”期间,要以新发展理念、新安全观为引领,以“生态智慧”融入公民为主引擎,以现代人类城市为实践场景,建设以绿色、智慧、韧性为标志的品质新城市,构建人机协作的城市管理新范式,形成坚实基础。幸福生活以人为本,让城市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国际城市代表大马士革公共工程和住房部住房政策司司长卢埃·艾哈迈德认为,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建立系统的合作机制。vels。微观层面注重个人技能提升和社区管理变革,中观层面注重城市体系运行效率和资源优化,宏观层面要求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制定前瞻性政策框架。
专题交流会由中国发展和改革报社副社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宇主持,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副主任、总规划师商晶,国家气候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丁丁,联邦行政和特别部门技术顾问奥克克·奥西塔·加布里埃尔联邦、行政和特别部门技术顾问联邦。财政和经济协调部长尼日利亚、能源基金会城市与区域发展执行董事王志高、联合国人居署驻华代表处主任应胜、百度智能云政府解决方案总监邱永勤、中建国际副总经理彭世宏等代表和企业代表从有效土地利用、低碳建设和基础设施技术应用、国际城市合作、城市更新、人工城市发展等角度分享了经验,并就可行的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城市内涵发展提出专业建议。
城市中心智库系列包括《中国城乡改革发展前沿改革发展2024》及《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衔接研究》《推进城乡融合的路径与策略研究》四本专着论坛上正式发布了《以法律为基本单位的乡村一体化发展》、《开发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经济与发展规划》三份研究报告:《编制逻辑、衔接机制与实施死者研究》《交通新兴领域培育新生产力研究》《自治社区更新动力机制与对策研究》《中国城市转型的绿色转型研究》《城市人工智能强化路径研究》土著人民的管理”。
WS69132D75A310CECA48B7C425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511/11/ws69132d75a310ceca48b7c425.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事先许可的复制和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同意和许可。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