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召开学科共建座
作者:bet356体育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25-11-09 10:11
11月7日至8日,由“北大-bisu”学科主办的“人工智能时代的外语教育:困境、挑战与解决方案”学术论坛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简称“bisu”)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Bisu、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Bisu学报编辑部联合主办。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外等10多所高校的18位专家学者发表主题演讲,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外语教育和人才引进的创新路径。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负责人、二外外国语学院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内外师生200余人参加会议。 比速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季金标强调他在致辞中表示,面对人工智能发展浪潮,我校推动“多语种、专业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实习创新”人才培养转型,成立人工智能与语言科学学院,引入介入合作,提升外语教育质量。他感谢北京大学的支持,希望论坛汇聚智慧,推动人工智能与外语教育深度融合。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宁奇回顾了两校学科共建成果,并承诺北京大学将继续支持双方学科共建,推动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开幕式由常委程维主持二外党委委员、副校长。 北京大学外交学院党委书记李树静教授主持第一次报告。北京大学陈明教授提出建设“汉语词典智能”,推动词典研究数字化;我校胡开宝教授强调了人机合作框架下翻译教学体系的重构;国防科技大学钟志祥教授指出,非标准语言应积极融入AI技术,构建综合教育平台。第二场报告由比苏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务办公室主任张锡华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吴杰伟教授回顾外语教育技术发展史提出“人机协作”创新模式;王丹教授以韩国主流为例,探讨跨学科、技术赋能的发展方向;北京大学何伟教授通过大规模语言模型分析中英文动词的复杂性,验证语言功能的本质;王文斌教授呼吁建设中国特色外语教育理论服务国家战略。 11月7日下午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报告主要围绕人工智能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曲阜师范大学秦洪武教授探讨人机协作提高外语写作质量;北京外国语大学杨鲁新教授以英语叙事写作为例研究AI优化写作教学;西南大学文旭教授强调,国外L语言教育应注重“语言能思考——品质——价值观塑造素养”的全面培养。北京大学马乃强教授探讨AI驱动学院英语智慧课程建设;第二外国语学校周长印教授介绍了“AI赋能的自调节英语语音学习模型”,提供实用的教学指导。 11月8日上午的第五、六场报告主要围绕人工智能与翻译、选题拓展、科研创新等话题进行。上海外国语大学黄忠连教授探讨了人工智能翻译的局限性和人工翻译的独特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张发莲表示,人工智能给法律翻译和国际交流带来风险和机遇;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根据调查数据制定外语学科发展策略他;毕宿大学曲新教授强调构建人机互补的外语教育体系;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蔡金亭教授呼吁外语教师利用大规模语言模型进行人类科学研究;扬州大学周令顺教授从积极分子的角度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的翻译批评。 闭幕式上,双宿英语学院院长、《双宿学报》执行主编周昌银教授致闭幕词,指出两校依托论坛成果,深化外语强国实践,推动外语教育转型和教育强国建设。本次论坛为北京大学与二外深化合作、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创新路径搭建了重要平台外语教育,有力推动新时代外语学科转型升级。 (中国日报北京记者站 杨成)   WS690F015CA310CECA48B7BB57 https://bj.chinadaily.com.cn/a/202511/08/ws690f015ca310ceca48b7bb57.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email protected]
电话
020-66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