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金惠江、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陈如军、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王志林出席会议,介绍高质量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的相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关心的问题。
金惠江简介:
“十四五”是我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今年也是全面推进农村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农业和国家现代化的关键五年边。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实施乡村振兴综合行动作为全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之一。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经过五年努力,“十四五”主要预期目标如期完成。根据国家统计局2024年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指数显示,我市位居全国第五。 “三农”发展呈现农业提质增效、乡村宜居美丽、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大好态势。
农业生产基础扎实桌子。新建和改造升级高标准农场145万公顷,高标准农场占永久性主力农场的比例达到82%,比“十三五”末提高20个百分点;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二十二连丰”,总产量多次突破历史高位,预计较“十三五”末增产10亿公斤以上;设施蔬菜产量占全市蔬菜产量的10%,占蔬菜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55%,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90%以上。肉蛋菜奶鱼“菜篮子”必需农产品保障能力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期监测合格率房地产文化产品占比保持在98%以上。城市的“米袋子”更加扎实,“菜篮子”更加稳定。
乡村产业活力持续爆发。认真落实“粮头尾肉”、“畜头尾肉”、“农头工尾”等条款,深入推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工业酒厂等4个新型国家农业产业园区,全镇拥有农业产业强镇7个,宁河区农业产业综合发展载体总数达到22个,带动形成5条百亿级全产业链。奶业、猪肉、小站站、蔬菜、水产、水果萝卜、鲜玉米、食用菌等17条百亿级产业链。 2024年启动乡村旅游大区建设近两年接待游客近8000万人次。开展高规格活动,启动2024年全国金秋消费季和2025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农精品”农业农产品三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加大对农业新生产力的支持力度。产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培育出小站稻、黄瓜、菜花、肉羊、鲤鱼、鲫鱼等一批国家主导品种。获批建设国家生物育种重点实验室,牵头实施了国家蔬菜、肉羊等多项自主攻关项目,任务是将天津产种子在全国27个省市推广。花椰菜杂交品种依赖进口,出口至巴基斯坦、印度等“一带一路”国家。种植收获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5%。建成天津市智慧农业研究院,建立农业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科技园。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科技化水平不断提高,科学对农业和技术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到75%。
和美农村地区建设稳定有效。累计建成农村环境整治村300个,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97.9%。引领国家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目标。农村污水处理率超过90%。 “每个村庄都有公共汽车和公共交通”。农村居民可收发快递y 无需离开村庄。 1502个村卫生室实现医保网上结算。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公共服务便利程度、人居环境舒适度显着提高。继续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强基,有效覆盖农村管理点和清单清单的管理体系,文体活动精彩纷呈,乡风民俗改造不断深化,乡村治理、乡村安全、乡村建设的水平不断提高。
城乡融合发展日益深入。在全国率先发展覆盖市、区、镇、村四级的农村集贸市场体系。天津农交所全年交易额突破160亿元,首次位列全国同行业。我们会完成800个经济困难村扶持发展工作,年内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100个。 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715元,居全国第四位,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76:1,继续保持全国城乡收入差距最小。
“十四五”规划已经完成,“十五五”征程即将开启。我们将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农业农村共同实现目标的宗旨,坚定推进农村全面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打造农业农村发展先行区、城镇高发展先行区、n 城市开发区、农业开发区。加入农场,农业新优质生。处于创新生产力应用前沿的“两区一高地”将继续走大城市“三农”发展道路,农业高质量发展、农民生活高品质、乡村管理好。将为“三农”贡献力量,谱写天津中国式现代化篇章,展示天津建设农业强国的成就。
(中国日报天津记者站记者:严东杰)
WS6911C86DA310CECA48B7C0B4
https://tj.chinadaily.com.cn/a/202511/10/ws6911c86da310ceca48b7c0b4.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所有。有限公司)专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中国日报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