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1日至12日,2025年“海外人才中国行·农业科技创新”湖北专场活动在华中农业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全面举行。 116名国际国内学者、学生齐聚南湖畔,围绕“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人才催生新生产力”主题,共同探讨全球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为湖北农业注入活力。
开幕式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四分部主任王雷表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壁垒、粮食安全等共同挑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始终将人才视为农业和科技发展的主要要素。通过积极与全球农业科学接轨中国以科技创新理念、汇聚全球智慧,不断为推动科技进步、保障人类粮食安全、改善民生作出贡献。
“湖北有利于成为经济、科教大省和农业大省,科教资源丰富,变革动力强劲。”湖北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吴永杰在致辞中强调,当前湖北正在用科技驱动农业现代化变革,举办国际人才交流活动恰逢其时。他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农业科学家和求学的孩子们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荆楚的土地上播撒改变和希望的种子。
活动期间,学术交流与人才对接同时进行即时推广。严建兵校长、华中农业大学熊立中教授、李戈田教授分别作了重要演讲,并围绕生物种业、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数字农业重大农业、生态链等重大领域与国际顶尖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碰撞出诸多创新成果。开幕式最后,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学者、出国留学聘书仪式,为农农集团和湖北科技注入了新鲜血液。
此外,湖北省的科研、企业、青年人才也在积极开展对接和交流。中外专家还参观洪山实验室等农业领域高端平台,浸泡湖北农业并就前沿科技技术问题进行深入交流与技术合作,开展以下产业-所属产业-科研-所属产业-所属产业-所属产业-攻关合作。
报道称,本次活动是2025年东湖论坛新增的重大人才交流活动,在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红山实验室、湖北省国际人才交流协会、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发布,并得到湖北省科技厅支持。此次活动不仅为探讨现代农业科技前沿学术问题提供了高端平台,还致力于引进国际国内农业领域优秀人才,创造机会。开展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和人才交流,为湖北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强农场科技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丽华 刘坤 | 蒋胜来)WS68EB55F3A310C4DEEA5BEA8
https://hb.chinadaily.com.cn/a/202510/12/ws68eb55f3a310c4deea5ebea8.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等)版权归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