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8日晚,广西国家大剧院响起凉鞋声。海南琼剧院原创琼剧《黄道婆》在第十二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上首次亮相。通过融合传统美与现代审美的表演,为中外观众开启了一幅跨越七百年的纺织传奇肖像。本届戏剧周以“丝路扬帆新时代,戏海踏上新征程”为主题,汇聚了来自中国多地以及泰国、越南、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艺术团体。琼剧的加入,为全球文化交流平台注入了海南的声音。
演出当晚,剧场座无虚席,工作人员临时增设座位,以满足观众的热情。该剧由林延主演,以刚柔相济的歌声,生动地描绘了黄道婆从孤儿到纺织大师的成长历程。g的声音和细腻的诠释。黎族民歌与崖州古调有关,车轮声犹如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回响,引发深层次的文化共鸣。
海南省琼剧院院长杨继明表示,东盟许多国家都是海南侨胞的故乡。琼剧的舞台演出,不仅沟通了城镇、联结了友谊,也推动了琼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西海南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垂枝感慨道:“在外地听到家乡琼剧尤为重要,他希望以文化合作为契机,助力琼贵州协同发展。”
该剧的创作历时三年。团队深入黎族村寨采集民俗风情,将黎锦、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融入到作品中年龄。剧本历经十轮修改,以“编织彩虹”、“给予种子”等形象深化分享技巧的主题。演出结束后,琼剧团在广西剧院举行座谈会,交流地方戏曲传承的经验。广西剧院杨一云分享了打磨《新刘三姐》的岁月,强调了“十年磨一剑”的艺术坚持;海纳向一级编剧陈欢表示,将借鉴“边表演边改革”的思路,培养“黄道婆”的接班人。
来自缅甸的留学生吴温敏看完演出后感叹:“演员们的服装和情感让我了解了黄道婆助人为乐的故事,期待更多的交流。”来自泰国、印尼等国的留学生也纷纷称赞琼剧的艺术感染力。
广西导演梁志翁吉评价该剧“就像一台穿越时空的织布机”,以文化自信诠释了“分享而不是排他”的文明精神。本届戏剧周通过韩国文化中的非遗经典和新创作,展现深厚的底蕴和时代活力。
帷幕虽落,余味悠长。黄道婆手中的棉线,编织出了连接中国与东盟的文化线。当海南与东盟的音乐在甬江畔交响,谱写出文明互鉴的动人篇章,谱写构建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的动人篇章。
(中国日报海南记者站陈博文|郑子良)
WS6904B866A310C4DEEA5EF7ED
https://hain.chinadaily.com.cn/a/202510/31/ws6904b866a310c4deea5ef7ed.html
版权保护:本网站发布的内容(包括文字、图像、多媒体信息等)的版权。属于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使用。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同意和许可,禁止转载和使用。向中国日报提交评论:
[email protected]